找到相关内容107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马祖“大机大用”蠡测

    句“心如工伎儿”下悟道,得了个“钝根阿师”的称号,但与前面那个讲僧又不可同日而语了。  马祖在这里恩威齐施、赞弹并用,就像一个智慧的父亲教育任性孩子改过自新,深得后人赞赏,虚堂和尚颂赞道:“虚空讲得,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3966357.html
  • 弘一律师对律学的贡献

    有这么几种情况:一类是不学佛法也不知戒律,只知一味供养僧尼,侍奉师父,以为这就是学佛的一切,不知居士也有谪罚恶僧的责任,结果造成某些僧尼的堕落。另一类虽略知戒律,但不知对自身反省改过,反而终日议论僧尼...

    济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4966877.html
  • 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

    极妙音——释迦世尊智慧深广,能使听闻的人悟解微妙的真理;  2、柔软音——释迦佛无限慈悲,他的讲话能使听闻的人改过向好;  3、和适音——释迦佛所说语言和谐适当,能使听闻的人自然领会正确的道理;  4、...

    林克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1567086.html
  • 桂月集(2)

      四、峨嵋道场引导巴蜀人民“舍染归净”,“迁善去恶”  佛经、典籍、流传蜀川,通行天下。有益于统一人之思想信仰。佛教劝善改过的理论德行,好似滴滴甘露,时时浸润巴蜀人民的心田,天长日久,自有潜移默化之功,虽经“五代”、“北魏”、辽、金、元、清之大变,然而组成中华民族古文化基础之一的佛教文化,在巴蜀以至全国始终是一脉相承,而永无失坠。在佛教界继承传统,顺应时代,开拓未来,弘扬……等诸多方面,峨嵋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0867170.html
  • 情绪管理(四)

    父母的,有时会打骂孩子。打骂孩子在业相上可能是不好的。可是父母的动机,如果是为了劝孩子改过向上,这样就不算造恶业,反而是善业。又比如公务员像军人、警察,为了社会的治安,有时必须用武力和歹徒抗衡;或者当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167453.html
  • 慈悲(海涛法师选辑)〔2〕

    。 ◎圣人不责人至于无过,惟多方诱之改过。 ◎一言足以召大祸—慎言。一行足以辱终身—慎行。 ◎天下有两难,登天难,求人更难。 ◎地上有两苦,贫穷苦,病死更苦。 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067896.html
  • 大威神力观世音菩萨

    《大威神力观世音菩萨》 序 言 观世音菩萨,是一位大慈大悲,寻声救苦,有求必应,使众生离苦得乐,转危为安,与我国人民特别有缘,最受敬仰的菩萨。 自古至今,凡是心地善良,孝顺父母,能改过从善者,若有任何灾难、苦恼,并以恭敬、专注、至诚的心,恳切地诵持圣号或大悲咒、普门品、白衣神咒等,而得蒙观世音菩萨的大威神力,脱离灾难、苦恼者何止千千万万。本书所例举的感应事迹,仅仅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267899.html
  • 宗教教育与社会的关系

    ─一个宗教革命家,把婆罗门教太过神秘的东西统统改过,他一再再把它改革,却仍保持了这字眼,后来我们研究「吽」的根性,也就是宗教学家研究宗教原始声"Om" 的来源。   它表示礼赞,也表示生点的无限性,也...

    陈怡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1168200.html
  • “成佛之道”读后──台语念谣创作解说(下)

    这个学生的数学功课一定还要再好好努力一番,而他乐于助人,的确是一个高贵的情操。    这里的“吃素的修行人”会恶口,是没有做到“不妄语”,这是他还要努力忏悔改过的地方;因为,每个人的“无明烦恼”成分各...

    杨添振·吴美满撰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5168445.html
  • 《肇论》篇目编排问题略论——兼谈东晋南北朝佛学思想

    先生在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中则对汤用彤先生的论证提出疑义,认为此文是否僧肇所作尚可研究;奥人李华德(W.Liebenthal)认为此文为僧肇所作,但经后人增改过;当代也有学者作文逐条反驳汤先生五条理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868465.html